[1] 赵铱民. 口腔修复学[M]. 第8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0. [2] Iwao Hayakaw.全口义齿原理与实践[M]. 第1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3] 阿部二郎, 小久保京子, 佐藤幸司. 下颌吸附性义齿和BPS临床指南[M]. 第1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6. [4] 王琨, 孙致宗, 于景春. 试牙后闭口式印模法用于低平牙槽嵴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4, 7(4):252-254. [5] 胡群英, 王大维, 李秀芬. 改良闭口式印模法在严重吸收下颌无牙患者修复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J]. 北京口腔医学, 2009, 17(3):159-161. [6] 魏斌, 曹裕杰. 硅橡胶闭口式印模用于全口义齿制作疗效比较分析[J].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3, 6(2):108-110. [7] 张雪娇, 李健新, 蒋凤, 等. 新型亲水抗菌硅橡胶口腔印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22, 40(5):541-548. [8] 邓敏, 苏晓辉. 硅橡胶材料在总义齿再修复中的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 14(25):4645-4648. [9] 缪世维. 闭口式二次印模法在牙槽嵴重度吸收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J]. 交通医学, 2016, 30(5):524-525. [10] 李亚利, 张玉玮, 刘娟, 等. 无牙颌患者新义齿修复前后咀嚼肌功能及咬合状况分析[J]. 山东医药, 2014, 54(10):83-85. [11] 矫忻, 赵永, 刘海容, 等. 全口义齿闭口式印模的初步研究[J].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6, 7(1):42-43. [12] 孙杰, 乔瑞科, 王丽. 对不同磨光面外形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测定和分析[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1, 17(1):24. [13] 孙雪丹, 傅柏平, 厉小军. 口腔前庭唇颊面生理形态研究[J]. 口腔医学, 2005, 25(4):219-221. [14] Minagi S, Suenaga K, Sato T, et al.The effect of the mandibular buccal denture base surface on food retention[J]. Int J Prosthodont. 1992; 5(5):457-462. [15] 王伟, 王鹏来, 陈清. 中性区技术对全口义齿稳定性的影响[J]. 中国校医, 2014, 28(11):875-877. [16] 孙淑贞, 杨亚东, 杨坚. 中性区技术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9, 46(6):735-739. [17] 杨志明. 中性区和唇颊加持力的综合研究[J]. 大健康, 2021(5):111. [18] 刘向晖, 徐军. 牙槽嵴骨吸收程度不同下颌中性区外形变化初探[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0, 45(4):228-232. [19] Cagna DR, Massad JJ, Schiesser FJ.The neutral zone revisited:from historical concepts to modern application[J]. J Prosthet Dent. 2009; 101(6):405-412. [20] 吴国锋. 无牙颌印模的围模灌注技术[J].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1, 27(3):431-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