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21年, 第2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1-01-31
    上一期    下一期

    译文
    综述
    专家笔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栏
    临床研究
    优秀病例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译文
    骨皮质薄片: 一种用于修复中重度三维软硬组织缺损的新材料
    曾文敏, 杨春雨, 于晓潜
    2021, 24(1):  1-15.  DOI: 10.12337/zgkqjxjyzz.2021.01.001
    摘要 ( 48 )   PDF(1177KB) ( 21 )  
    当牙齿拔除后,通常会呈现出牙槽嵴的缺损。近期的研究表明,通过软硬组织的重塑可使牙槽嵴缺损在体积上获得50%的修复。学者们曾提出多种外科技术用于纠正牙槽嵴缺损,但其治疗效果常常不稳定或是难以在日常诊疗中实施。一段时期以来,外科医生依赖于引导性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GBR)技术,利用屏障膜保护血凝块,同时应用自体骨与不同来源的骨移植材料的多种组合来纠正牙槽嵴缺损。如果说人们对牙槽嵴水平缺损的治疗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形成了一些指南,对垂直缺损和三维缺损的治疗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大约10年前,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商品化生物材料-一种由猪骨制成的胶原膜,称为骨皮质薄片,经证实对于牙槽嵴水平缺损和垂直缺损的治疗可靠有效且易于操作。本文的目的是回顾有关该材料的研究,并通过介绍三例复杂程度各异的病例来讨论该胶原膜的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适应症和特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念珠菌感染——口腔白斑恶变的危险因素
    刘子建, 韩莹, 刘宏伟
    2021, 24(1):  16-22.  DOI: 10.12337/zgkqjxjyzz.2021.01.002
    摘要 ( 110 )   PDF(578KB) ( 23 )  
    口腔白斑是一种口腔潜在恶性疾患,具有较高的恶变率;同时,大量研究显示念珠菌具有致癌能力,因而口腔白斑如果合并念珠菌感染,可能会增加其恶变概率。念珠菌作为口腔白斑的危险因素只在部分临床试验和体外实验中被简短的提及,本文综合已有的临床循证医学数据对念珠菌与白斑恶变的关系进行举证,并从细胞生物学角度总结论述了念珠菌促进白斑恶变且念珠菌在白斑中更难被清除;最后,我们讨论了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对口腔白斑合并念珠菌感染诊断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证医学之单次法根管治疗
    赵晓一
    2021, 24(1):  23-30.  DOI: 10.12337/zgkqjxjyzz.2021.01.003
    摘要 ( 63 )   PDF(454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笔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栏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构建多层级口腔医学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的思考
    蒙萌, 邹迪, 宋文, 于海, 余昊翰, 许浩坤, 王富, 牛丽娜
    2021, 24(1):  38-41.  DOI: 10.12337/zgkqjxjyzz.2021.01.005
    摘要 ( 81 )   PDF(456KB) ( 23 )  
    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网络教育资源平台来提升口腔医学教育质量,如何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是口腔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针对网络教育和口腔医学教育的现状和特点,分析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在口腔医学本科及继续教育中的优势,同时围绕本科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及规培生的学习特点,阐明了口腔医学网络教育资源平台应该具备多层级、成体系的特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城市居民义齿修复方式临床决策偏好研究
    朱凯茜, 林深, 陈思睿, 顾晨扬, 胡思嘉, 姜上洲, 张珊珊
    2021, 24(1):  42-51.  DOI: 10.12337/zgkqjxjyzz.2021.01.006
    摘要 ( 61 )   PDF(594KB) ( 20 )  
    目的 本研究通过设计离散选择模型及问卷,调研我国一线城市居民对义齿修复方式的选择偏好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专家咨询、预实验等确定离散选择模型的属性与水平,运用Ngene软件、固定效应d-efficient模型设计调查问卷。经预实验测试后,抽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市的85位居民进行网络调研,使用STATA 15.0软件中的无序多分类logit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牙列缺损的假设条件下,城市居民选择义齿修复方式时不同属性的偏好效用从大到小依次为:5年义齿存留率(β=-2.079)、咀嚼功能(β=1.319)、美观程度(β=0.963)、固定/活动(可摘戴)(β=-0.653)和治疗过程复杂程度(β=-0.226),治疗费用(β=0.000)在本试验中未影响居民的选择。亚组分析表明,教育程度较高、收入水平较高的居民更关注美观程度,教育程度较低的居民更关注咀嚼功能,有过缺牙或牙齿修复经历的居民更关注5年义齿存留率。结论 5年义齿存留率和咀嚼功能是我国一线城市居民最偏好的属性,其次是美观程度。为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健康管理,医护人员提供临床建议时应考虑患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并详细解释不同修复方式中的不同属性及其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压膜保持器与Hawley保持器联合舌侧保持丝对牙周健康影响的对比研究
    房琪, 李丹, 高丽丽, 张爽
    2021, 24(1):  52-55.  DOI: 10.12337/zgkqjxjyzz.2021.01.007
    摘要 ( 54 )   PDF(468KB) ( 17 )  
    目的 对比研究正畸治疗后使用压膜保持器和Hawley保持器联合舌侧保持丝对于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9月正畸治疗结束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A组采用压膜保持器,B组采用Hawley保持器联合舌侧保持丝,当保持1周、3月、6个月和1年时,分别记录患者下前牙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I)、牙石指数(CI),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保持器戴用1周、3个月、6个月时比较,两组之间G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用1年时比较GI,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保持器戴用1周,3个月时两组之间P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用6个月和1年时比较PI,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保持器戴用1周、3个月、6个月时两组之间C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用1年时比较CI,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生在临床上不应只关注保持的效果,还应重视不同保持器对患者牙周的不同影响,定期检查患者的牙周情况,必要时进行干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优秀病例
    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治疗方案选择的考量
    王锐, 安晶涛, 刘宇昊, 刘英群
    2021, 24(1):  56-64.  DOI: 10.12337/zgkqjxjyzz.2021.01.008
    摘要 ( 49 )   PDF(855KB) ( 35 )  
    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分为可逆性异位萌出和不可逆性异位萌出。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的临床危害主要是造成间隙丧失、牙弓长度减少等。本文通过3例推第一恒磨牙向远中开展间隙的病例,阐述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治疗方案选择的考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